返回首页

电动汽车分散充电工程技术标准?

160 2024-05-06 08:44 admin   手机版

一、电动汽车分散充电工程技术标准?

6.1.1 汽车库和停车场的分类、耐火等级、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有关规定。

6.1.2 分散充电设施供电系统的消防安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的有关规定。

6.1.3 电缆防火与阻止延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的有关规定。

6.1.4 充电设备及供电装置应在明显位置设置电源切断装置。

6.1.5 新建汽车库内配建的分散充电设施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应集中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汽车库的首层、二层或三层。当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布置在地下车库的首层,不应布置在地下建筑四层及以下。

    2 设置独立的防火单元,每个防火单元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6.1.5的规定。

表6.1.5 集中布置的充电设施区防火单元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

    3 每个防火单元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防火隔墙或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等与其他防火单元和汽车库其他部位分隔。当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有关规定。

    4 当防火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5 当地下、半地下和高层汽车库内配建分散充电设施时,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6.1.6 既有建筑内配建分散充电设施宜符合本标准第6.1.5条的规定。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地下、半地下和高层汽车库内不得配建分散充电设施。

6.1.7 集中布置的充电设施区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的规定配置灭火器,并宜选用干粉灭火器。

6.1.8 室外分散充电设施宜与就近建筑物或汽车库、停车场共用消防设施。

6.1.9 分散充电设施宜处于现有视频监控设施的监控范围内。

条文说明

6.1 消防

6.1.1 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适用范围仅针对内燃机汽车,不适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一般配建于汽车库、停车场中。因此,考虑便于汽车库、停车场

二、电动汽车技术标准的法律依据?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规定

对M1类纯电动乘用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对电池箱重量及安装,整车动力性能、续驶里程、能耗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技术指标,适用于最高设计车速大于80公里/小时的M1类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规格尺寸》规定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和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及模块的规格及外形尺寸。

M1类纯电动汽车技术要求

1.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5Wh/kg。

3.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 0.5;1000

三、it技术标准?

2009年4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在京成立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ITSS,以下简称:工作组),该标准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提出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技术运维、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信息技术治理、软件即服务(SaaS)、软件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需求,研究并建立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制定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相关标准。

四、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标准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标准对于推动节能环保、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出行的重要选择,其发展迅猛,得到了广泛关注。

1.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一种清洁能源汽车,它具有零尾气排放、低噪音、节能减排等优势。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以促进其发展。在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销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是关键。此外,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加强,以满足用户对于充电便利性的需求。

2.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标准涉及电池技术、动力系统、充电技术等方面。以下是这些核心技术的介绍:

2.1 电池技术

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其续航里程和性能。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最常用的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电池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这些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

2.2 动力系统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变速器、驱动控制系统等。电动机是驱动汽车运行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驱动效率。变速器用于调整电机转速和车速之间的匹配关系,以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2.3 充电技术

充电技术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快速、安全、高效的充电技术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充电技术主要包括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两种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充电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充电设施的覆盖范围也在扩大。

3.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标准

为了确保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一些与新能源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

3.1 能量管理系统标准

能量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控制系统,负责电池管理、电机控制等功能。制定能量管理系统标准能够统一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 充电标准

充电标准是为了确保不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兼容性和安全性。比较常见的充电标准有GB/T 20234-2015等,它们规定了充电接口的形状、电气参数等要求,方便用户进行充电操作。

3.3 安全标准

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安全标准主要包括车辆结构安全、电池安全、充电安全等方面,旨在确保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安全隐患。

3.4 环保标准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环保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环保标准主要包括排放标准、噪音标准等方面,规定了电动汽车的排放限值和噪音限制,以保护环境和用户健康。

4. 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4.1 技术进一步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创新和突破。电池技术将更加先进,续航里程将得到大幅提升,动力系统将更加高效,充电技术将更加快速便捷。

4.2 政策支持力度增加

各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多的政策和标准,推动其发展。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

4.3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规模扩大,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各大汽车厂商将加大研发和生产力度,推出更多款性能优越、价格合理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之,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标准对于推动其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持,相信新能源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出行的重要选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五、台钻技术标准?

最大钻孔直径: 12 mm ; 16 mm

主轴最大行程: 100mm ; 125mm

主轴中心线至立柱母线距离: 200 mm ; 240 mm

主轴端面至底座工作面最大距离: 355mm ;400mm

主轴端面至底座工作面最小距离: 55 mm ;

主轴短圆锥: B16 ; 主轴锥度: Morse No.2

机头最大行程: 200 mm ; 350 mm

主轴变速级数: 5 ; 5

主轴转数: 560-3500r/min ; 410-1970r/min

电动机功率: 0.37 kw ; 0.55 kw

电动机转速: 1400r/min; 900r/min

机床最大外形尺寸(长×宽×高): 680×350×860 mm ;780×435×1020 mm

毛重: 86 kg ; 150 kg

六、edr技术标准?

GB7258新标准,从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方面大幅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主动安全方面,在增加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等先进的辅助安全驾驶技术外,还增加大货车配备右转弯音响提示装置的要求、新能源汽车低速行驶噪声的要求,在国际上都处于比较超前比较先进的。

被动安全方面,推广使用轮胎爆胎应急防护装置,避免车辆爆胎后制动失控。对新能源汽车,要求电池起火后5分钟内电池箱外部不能起火爆炸,为乘员逃生、紧急救援留出黄金时间。

七、gps技术标准?

GPS国家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建立测量控制网(简称(GPS)控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和数据处理。

GPS国家标准

GPS国家标准是指JT/T794-2011和JT-T796-2011,国家JT/T794-2011和JT-T796-2011,国家交通运输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八、wifi技术标准?

你好,目前wi-fi标准有以下几种:

1.

最早的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是802.11b标准。802.11b工作在2.4ghz的开放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al)频段,采用dsss技术和cck编码方式,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1mbps。

2.

几乎和802.11b同时制定的是802.11a标准,802.11a工作在5ghz开放ism频段,采用ofdm技术,数据传输速率高达54mbps。802.11b由于工作在低频段,成本低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数据传输速率低,为此在802.11b和11a的基础上又诞生了802.11g标准。

3.

802.11g工作在2.4ghz,采用ofdm技术,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54mbps,并向后兼容802.11b标准。

4.

在2004年1月,ieee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组制定速度更高的标准,这就是802.11n,802.11n可以工作在2.4ghz或5ghz,采用ofdm技术,同时又引入mimo技术,使得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108mbps。

九、nasa技术标准?

nasa 技术

本专题涉及nasa 技术的标准有4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nasa 技术涉及到。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nasa 技术涉及到。

美国宇航局,关于nasa 技术的标准

NASA NPR 2200.2 REV C-2011 NASA科学和技术信息的记录,批准和宣传要求

NASA NPR 8705.5 REV A-2010 NASA计划和项目的安全和任务成功技术概率性风险评估(PRA)程序

NASA NPR 1080.1 REV A-2008 NASA研究和技术(R&T)行为的要求

NASA NPR 7120.8-2008 NASA研究和技术计划及项目管理要求[代替:NASA NASA NPR 7120.5(修订版C)]

十、硒鼓技术标准?

硒鼓的国家标准

JB/T6151-1992《静电复印硒鼓》1硒鼓按不同类型复印机的需求,分为文件复印机用硒鼓和工程图纸复印机用硒鼓两类。2硒鼓通过规定的高、低温冲击试验后,膜层无脱落、龟裂、隆起等现象。3硒鼓的有效贮存期应不少于12个月。4在硒鼓鼓基的内表面和包装箱上应有标志,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型号:b)行产日期(或产品生产编号):c)标准号:d)生产厂名。5每只硒鼓应放入单独的包装箱中,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应注明此鼓适用的复印机型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